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Want to Remember 1 - ER

I am a follower of ER, watched it being played at TVB Pearl for many years and I have kept "following" it. Finally, ER came to an end and while I was watching the "previously on ER" after the final season's finale, the following scene kept coming back to my mind from time to time:

It was the the final words that Mark Green told his daughter before he died:
"Generousity: be generous with your time, with your love and with your life."

電影分享之一


很想在這裏分享幾套電影, 為免自己沒有恆心寫下去, 所以題為XXXX之一, 好讓日後繼續寫XXXX之二, 之三......

又是因為最近失業, 時間終於慢了下來, 終於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可以讓我重拾一些平日沒有時間做的事, 包括看電影 -- 但不是上戲院, 而是在家裏重看一些舊片 (哈哈, 我就是一個這樣悶蛋的人)...而我愛看的電影, 亦是比較特別的。






The Best of Youth
Directed by: Marco Tullio Giordana
An Italian movie

如果我沒有記錯, 這套電影應該是 2003 / 2004 / 2005 的作品 (不好意思, 真不太清楚)。在香港是有上畫的, 是在2005年, 在當年的影藝 (仍在灣仔的時候)

雖然這套電影不是HOLLYWOOD PRODUCTION, 又不是愛情片, 沒有香港人熟識的明星, 但其實是一套劇情豐富的電影, 最後落得只有在影藝上畫, 相信是因為片長達6小時....對, 是6小時!!

還記得當年上畫的時候, 是分兩場的, 每場3小時, 而影藝最後亦應該提供了一個連續6小時的VERSION。我是分兩天看每場3小時的VERSION, 看1st part是懷著"我有的是時間, 不防一看"的心態, 看完了就知道自己是非看PART 2不可的了。

電影的英釋名稱是THE BEST OF YOUTH, 中文釋名好像是"燦爛人生", 而我覺得, 每次看畢影片的感覺是: 人生無常亦無奈, 但最後大家都應該積極面對。

電影圍繞一個意大利中產家庭, 兩個主角是兩兄弟, 故事開始時是1960年代, 兩兄弟正準備考大學, 並打算考試後與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出國旅遊。6小時的電影跨越數十個年頭至2003年, 其間兩兄弟以及其親友分別經歷了人生的無常, 當中包括弟弟婚姻失敗, 哥哥自殺, 父親離世, 等等。

除了FOCUS這個家庭, 電影的最大特點是巧妙地把意大利由1960至2000年發生的重要社會, 歷史事件輕輕地, 不經不覺地穿插其中, 當中包括1960年代HIPPIE文化、反越戰、意大利南部的暴動, 以及反對以"電極"或不人道方式對待精神病病人, 工廠工人失業問題, 社會的貪污風氣, 黑手黨, 等等。我相信, 當年電影在意大利上畫時, 應該引起一時佳話, 以及普羅大眾對國家過去的一些回憶。

如果沒有記錯, 當年經濟日報介紹這部電影時提到, 導演本來是構思拍一輯電視連續劇, 拍的時候亦是以拍電視的方向拍的, 最後卻剪輯成一套6小時的電影..........真是只有歐洲人才會有這樣的膽色!!

相比起 HOLLYWOOD PRODUCTION, 我總覺得歐洲電影是比較INDEPTH, 有深度, 有內涵, 對人物刻畫得比較有味道(會用多一點時間, 多一點篇複去交待)。在The Best of Youth一片, 除了主角兩人, 導演亦有好比心機去Depict另外一些Supporting Roles, 例如主角的parents, 特別是形容一位媽媽對痛失兒子的哀痛; 又或者是透過兩位朋友的際遇而帶出的一些社會問題, 都寫得恰到好處。

最深刻的一幕是這樣的:
弟弟NICOLA是一名精神科醫生, 他是一位十分有耐性, 會以"非傳統"的方法照顧病人, 又有點CRAZY的一位醫生。有一天, 趁天氣好, 他與其他醫生及病人在醫院的草地上"開會"(其實是定時聚在一起傾計), 剛巧是挀信的時候, NICOLA收到一些信件, 他隨意地請一個病友給他高聲讀出一封寄給他的信。結果, 原來那封信是關於他媽媽的死訊。
這一幕, 是那麼的淡然, 但悲傷和痛苦。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命名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吧? 其實這是一本書的名字, 我惜了別人的書名來命名, 有責任交代一下: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by Anne Fadiman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7
(在AMAZON的WEBSITE, 一打書名就會見到)

真是一本好書, 是Winner of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話說回來, 其實, 無端端拾起慶誌寫BLOG, 都是因為我又無業了......之前一次在2005年。上次游手好閒了8-9個月, 曾經身癢癢寫了一篇書評, 技稿去了,最終當然石沉大海。既然現在有了BLOG這個平台可以讓我自我發揮, So I dig it out from the PC, and paste it here. For those who don't wanna read the book, there's the book review I wrote years ago:

書話:文化衝突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A Hmong Child, her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

Anne Fadiman著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7

全書圍繞一名患有嚴重癲癇症的苗族小孩——Lia、她的家人以及Lia在美國接受治療的過程為骨幹,闡述兩個文化之間的衝突,繼而展示不同文化對生命、醫療、社群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同看法。

這個苗族家庭因逃避戰火於1980年以難民身份抵達美國加州默塞德市(Merced),而Lia則於1982年於該市出生。Lia於出生後3個月出現第一次病發,她的父母認為這是因為Lia的姊姊把家中的一扇門大力關上,繼而把Lia的靈魂嚇跑了,而以苗族的語言,這個病徵是qaug dab peg,亦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自此,Lia便不停地進出當地醫院;同時亦開展了這個苗族家庭與美國醫療制度以至美國文化之間的矛盾,當中凸顯了兩者因語言、歷史背景、宗教、民族性等因素引致的溝通障礙以及文化衝突。

作者Anne Fadiman是一位記者 / 作家,並以本書於1997年獲得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根據Fadiman,她在1988-89年間進行主要資料搜集,而大部份寫作則於1993-96年間完成。

筆者欣賞本書的最大原因,是作者沒有對哪一個文化 / 種族作出任何批判(judgement)。作者以靈活的敍事方式,把豐富的資料記錄,包括訪問(Interviews)、家訪(Home Visits)、實地觀察(Observations)和病人病歷穿插全書,當中亦包含她個人作為一位研究員(Researcher)對不同事件的看法。作者並沒有滔滔不絕地引經據典,但讀者皆可從書本內的故事中感受到兩個文化之間的差異、矛盾和無奈。例如,書中的第二章題為“Fish Soup”,是我個人十分喜歡的章節,文章的起始講述一些苗族難民 / 移民於抵達美國後在當地接受教育。在法文課上,老師請一位學生向同學們以法文進行一項口語報告,而該學生的自選題目為Fish Soup。該法文老師告訴作者,那位學生的報告內容是這樣的:

“To prepare Fish Soup, he said, you must have a fish, and in order to have a fish, you have to go fishing. In order to go fishing, you need a hook, and in order to choose the right hook, you need to know whether the fish you are fishing for lives in fresh or salt water, how big it is, and what shape its month is……” (p. 12)

對於在城市長大、生活的我來說,以上節錄有點「攪笑」(城市人是不會想到捉一條魚其實並不容易),但卻十分真實(想一想,這就是苗族人在山區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小故事,作者無形中為大家展示出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兩者各自在自己的生態環境內生活,其實互不侵犯、各行其是,但當苗族人移居美國,兩個文化被迫作出交流,當中所產生的衝擊則較很多人想像中來得複雜。

當Lia一家到達美國時,他們對很多東西都沒有認識,當中包括電力、所有家居電器、抽水馬桶等日常生活的東西。親友告訴他們馬桶內的水不能飲用、帶他們到超級市場購買食物,並告訴他們食物都以紙盒、罐頭或膠袋包裝……很多苗族人不懂得分別不同肉類或市場上的包裝食品,因為他們都看不懂包裝上的英文。對於他們來說,在家鄉寮國,他們飼養的禽畜才是肉類的來源。事實上,雖然美國以一個民族大熔爐(Melting Pot)自居,認為不同民族人士皆在美國這片樂土開心快樂地生活,但其實很多小眾群體(Minorities)都未能融入這個所謂「文化熔爐」。以Lia的父母為例,在美國生活卻並不代表他們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文化,更何況他們連很多一般「城市生活習慣」也不懂,例如,他們不會看時鐘,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日出」、「第一次雞啼」、「第二次雞啼」等自然規律。或多或少因為這個原因,Lia的父母根本沒有辦法依照醫生的吩咐準時給Lia吃藥,更何況醫生處方予Lia的藥物數量多而且複雜,相信即使是美國人亦未必能夠容易掌握。

正如作者指出,大部份中年苗族人在他們移居美國之前皆沒有接觸城市生活,而他們多年以來亦從來沒有打算離開以前的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說,移民美國是被動的(involuntary),要他們融入城市生活其實十分困難,對他們亦十分不公平。而苗族很多傳統風俗亦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承傳下來,例如由於美國政府把難民安置於全國不同地區,同族聚居的習慣因而被破壞;然而,這不單只破壞了他們的風俗習慣,同時亦破壞了族群內的凝聚力,而這些凝聚力往往就是群體之間解決分歧、鄰居之間互相幫助的基石。此外,由於不少中年人都要依賴子女(他們大部份都接受美國教育、懂英文)協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例如往超市買東西,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亦產生變化,昔日的倫理關係亦難免受到衝擊。筆者認為,對於大部份中年苗族人來說,要他們在美國生活是十分可悲的。他們被迫放棄一直賴以為生的生存技巧(耕種、打獵),埋沒在美國的主流文化之中。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及,如果美國政府能分配一些土地給他們進行耕種,讓他們可以自給自足地生活,那麼必定可以減低各地方政府的負擔,以及減少不少社會問題。

說回本書的主角Lia。Lia患有癲癇症,每次病發皆出現嚴重身體抽搐,而抽搐情況更是愈來愈嚴重。因此,她成為了醫院的常客,差不多所有急症室的當值醫生都曾經照顧過她,但他們對Lia皆感到束手無策。大部份醫生都希望Lia不會在他們當值的時候出現,因為他們暗地裡都知道,Lia會因為一次十分嚴重的抽搐而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在沒有翻譯服務的情況下(即使有,亦只是一些略懂英語的親友),Lia的父母並不了解Lia的病情和治療方法,而醫生亦無法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Lia的父母不明白為什麼她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甚至認為醫生給她過多藥物;而醫生們則責備他們沒有按照指示給Lia吃藥。這些一切,歸根究底是因為苗族人對西方醫學以及美國的醫療、社會制度缺乏認識,同時,一眾美國醫生又不了解苗族文化,因而令雙方皆感到無所適從。

在苗族人心目中,每個人皆有靈魂(Soul),而且與生命(Life)同樣重要。過多藥物、抽血、抽骨髓、做手術等治療都會影響每個人的靈魂;而如果一個人失去靈魂,便不能輪迴轉世,這對苗族人來說則等同咀咒。另一方面,西方醫學是從病理的角度對病人進行治療。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及,一眾美國醫生都是從醫學院訓練出來的精英,受過刻苦的專業訓練,並窮一生精力發展個人的醫療事業,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會受到考驗——病人拒絕接受他們的治療。筆者認為,Lia的治療過程其實反映了苗族人與西方醫學(Western Medicine)兩者對生命的不同價值觀。筆者覺得,西方醫學在某程度上是將「治療」等同「救人」,皆因生命誠可貴,生命(Life) 比一切都重要。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更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續,這是無可厚非的,而筆者亦並不反對。只是,一眾醫生在延續生命的同時,又是否應該了解病人對生命的看法/價值觀(當中涉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差異),從而減少病人及其家人在治療過程中所受的傷痛呢?在沒有影響「正常」醫療程序的情況下,在醫院進行一些「傳統、迷信」的宗教儀式,又有何不可?

筆者覺得,Lia的治療過程其實又是一個可悲的故事。如果Lia不是在美國出生、接受治療,也許她活不到一歲。她的父母、家人相信亦會因為她短暫的生命而感到難過,但是,他們也許會接受這是「生、老、病、死」的其中一個過程,畢竟,在缺乏醫療設備的山區,人的生命是相對脆弱的,說到底也不過是自然規律。在美國,Lia的生命雖然得以延長,但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同時亦為她以及她的家人帶來無比的痛苦,而最終,Lia都沒有康復過來。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無論身處何地,其實最終都要面對死亡。既然如此,我們是否應該尊重病人的文化信仰,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治療的過程?


後話
這本書是筆者還在中文大學研究院時買的。最近因失業閒在家中,翻閱了很多在很久以前買了下來,但沒有時間閱讀的書籍,這是其中之一。亦是因為最近失業,有時間約朋友出來晚飯吹水,與幾名小學舊同學談笑之間,其中一位談及打算把一些看過的書本送給慈善團體,其中一本正正就是這本書。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大學時修讀文化人類學,但他們大部份都不知道人類學是什麼。當我聽到其中一位朋友竟然會看一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而對此之評語竟然不是「悶」,而是「幾好睇」,我感到欣喜萬分。

我覺得這本書不單應該介紹給醫學院的學生、在職醫生和醫護人員,亦應該介紹給所有從政人士、官員、AO……因為這本書不但涉及醫療制度、醫生與病人的關係,亦探討社會政策等社會問題。只要大家明白,文化衝突是基於不了解和不尊重而產生,社會上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溝通、了解、包容和尊重來解決。筆者曾經修讀文化人類學五年,亦曾經埋頭苦幹地研究文化、消費、全球化等課題,但我最後發現,其實文化人類學並不是一些高深的學問,它讓我懂得客觀地分析問題、明白怎樣去尊重不同文化和社群、欣賞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以及了解「人人皆平等」背後的意義。

開業大吉

看別人的BLOG看了幾年, 再看著別人的BLOG一個一個的出書了。我呢? HAHA, 原來老公在2007年幫我OPEN了一個BLOG的A/C, 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 OH, 轉眼又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