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當「通識」成為一個科目

當社會上大部份人士都支持把「通識教育」加入新高中課程時(教學上的技術性問題是另外一個議題,在此暫不作討論),筆者一直甚有保留。

筆者相信,政府當初提出「通識教育」是針對社會人士對學生普遍缺乏常識,以及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的批評而對症下藥。大家又繼而以為「通識教育」是一個跨學科,即讀一科猶如讀了幾科一般,覺得成本效益高,因此支持之聲此起彼落。

雖然「通識教育」已成為新高中學制中一個重要的科目,但筆者仍然希望在此提出一些討論。

筆者認為,常識從來都不是在課堂上學習得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啟發出來。例如小時候陪媽媽到市場買菜會學懂不同食材的名稱以及食物未煮之前的形態;現在很多人「五穀不分」相信是由於他們從未入廚或到訪傳統街市之故。事實上,自小身邊都有一些朋友/同學彷彿「樣樣通」似的,可謂常識豐富。回想起來,他們都有一些共通點:好奇心重、觀察能力強、博覽叢書等等,這些都不是修讀通識科而學會的。

至於分析和批判能力又可否透過修讀通識科而學會呢?筆者想反過來問:在未有通識科之前,前人就沒有足夠的分析和批判能力嗎?我是上一代人(七十後),記憶中的高中課程(中四至中七)無論是那一個學科都需要很高的分析能力,包括在中文科撰寫議論文、上歷史科了解不同帝國的興起與衰落等等。

我同意透過跨學科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從不同層面對不同事物作出分析和思考,但我覺得學習知識的先後次序同樣重要。我認為學生應該先分別學習不同學科,從而以比較簡單的層面去了解一個學科的內容,繼而再鼓勵他們把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再者,「把不同知識融會貫通」應該是一種理解能力,需要學生充分明白不同的學問才可把不同的學問融會貫通,這就是先後有序。

現在的通識科只不過是一群課程編輯者在背後把各傳統科目重新編排,以另外一個科目名稱「推出市場」。如果學生的學習態度、形式和動機不變,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亦是不變,「通識」對他們來說就只是另外一個要應付考試的科目。他們依然會期望每一份試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從他們的角度看來,也是人之常情。

「通識教育」的理念是可取的,但當「通識」成為一個科目,那就只是換湯不換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