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出trip - 日本

每次告訴朋友我出trip去日本, 大家都很興奮, 以為我可以去shopping.

其實我對日本的印象只是: 機場, 酒店, office, 以及附近的restaurants. 日本office在Shin Yokohama, 過去兩次都在那一邊; 今次就因為有tradeshow, 去Yokohama那邊.

酒店房外望:































食早餐在25/F的lounge:























酒店外, nightview:

出trip

這兩天放Compensation Leave, 終於可以停一下....今晚仲約了舊同事去Sevva食飯, 太好了!

我過去2個星期的schedule:

Nov 28, Sunday, 香港飛日本
Nov 29, Monday, 日本office開會開會開會, 下午到tradeshow site鬧人鬧人鬧人
Nov 30, Tuesday, Tradeshow site, 都係鬧人鬧人鬧人
Dec 1, Wed, 開show啦, 好忙
Dec 2, Thurs, video shooting at booth, 都係好忙
Dec 3, Fri, 日本返香港
Dec 4, Sat, 香港飛美國 (HKG --> SFO  --> PHX)
Dec 4, Sat, 到達美國鳳凰城
Dec 5, Sun, Jet Legging, Shopping, Working
Dec 6, Mon, 08:00開始開會
Dec 7, Tue, 開會
Dec 8, Wed, 開會
Dec 9, Thurs, 開會; 16:00一個人去機場, 返香港 (PHX --> LAX --> HKG)
Remarks: 由LA返香港的飛機全full, 困在細小的經濟艙15.5小時
Dec 11, Sat, 07:40到香港, 08:30返到屋企
Dec 11, Sat, 08:30-12:00, 洗澡, 休息, 扮靚, make-up, dress-up
Dec 11, Sat, 14:00, 到達大會堂
Remarks: 12月11日是我奶奶娶新袍的大日子!!!
由14:00至23:45, 我盡了本份, 做一個靚靚, 大方得體張家大新袍
Dec 12, Sun, 一覺醒來已經是12:00, 整天像醉酒一樣

好彩, touch wood, 冇病.....
阿們.

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

印度出trip

第一次出trip去印度, 同事們都十分擔心, 我自己反而沒有什麼感覺, 只是這個event的preparation做得不好, 我對這個event十分擔心。

結果, event就不過不失, 我就第一次出trip病了, sign....出trip先來病, 很辛苦.....

今晚飛了, 希望順利返香港!

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

做手術

上年年底做BODY CHECK, 發現了右邊乳房有硬塊, 立即做了一個BIOPSY, 冇事; 6個月後, 再做ultrasound, 醫生覺得還是最好做手術把那硬塊拿出......

5月返新工之後真的很忙, 7月中要出差去印度, 有一個很大的Tradeshow......又是一返工兩個月做一個全年最大的SHOW, 仲要在印度......個天好似成日玩我!

8月又要搬家......

好忙......

我覺得那個手術應該好Smooth, recovery不會太久, 所以決定了出Trip去印度之前做了吧!

星期六入院, 下午3時做手術, 順利, 星期日出院。星期一, 我都有返工呀!! 我有告訴我的阿姐, 她叫我不要返工了, 唉, 唔返工, 工作仍然是等著我呀! Office沒有人發現我有任何異樣, 我都覺得自己好厲害!

星期四上午, 我去醫院follow-up, 請了半天sick leave.......醫生一開始寫了10天sick leave給我, 我請了半天......

印度回來後不能再這樣了, 要多一些休息和娛樂的時間!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轉載 : 還原基本步 之 改得愈多不代表愈完美

同事forward了一封email過來, 好好笑, 好真實, 好有同感: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

32 vs 22

朋友C突然來電約食飯, 說工作不開心要傾談。

朋友C是我的大學同學,今年32, 跟我一樣。她是一個不貪錢的人,對工作沒有很大野心,以今日社會的角度看來,是安分。

她的公司只有3個人,最近有人離職,她的老闆請來一個22歲的, 人工與她一樣, 她不忿, 不開心, 但她言談間focus在那個22歲, 她仍未見過面的女子。

我有跟C分析形勢, 請她跟老闆have a nice and honest conversation.......

Here, I just wanna say:
32歲又如何? 我認為今天的我(32歲)比22歲的我更美麗, 更了解自己, 更有智慧.....至少, 今時今日讚我靚的人比10年前多! 死未?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再出發

過去幾個月的休息, 運動, 反思, 冷靜, 回憶, 照顧家人, 朋友re-connection......要結束了......

下星期一開始,

再出發

2010年4月28日星期三

電影分享: 一一

"一一"是台灣導演楊德昌的作品, 多年前在香港電影節上看過後, 一直沒有再看, 可能都快十年了......
最近在HMV買了DVD回家, 剛剛看了一遍。

電影長達3小時, 沒有重點劇情, 相信大部份人會覺得是一套悶片。

故事發生在台北, 圍繞著一個中產家庭各人的生活, 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 又互相扣在一起, 並穿插於發生在這個家庭中的一個婚禮, 小孩出生, 老人家過世這些人生階段之中。

"為什麼發生的事都跟我們想像的不同?"這是女兒問她外婆的一個問題。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問題和挫折, 大家都會想盡辦法去面對, 希望可以解決問題。很多時候, 問題是解決不來的, 但生活仍然要繼續。就是這個模樣的一步一步走下去, 我們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階段, 不能走回頭。

電影拍得一點也不灰, 但很寫實, 又有點幽默, 可笑和無奈。導演沒有嘗試去解答問題, 留下了很多空間給大家思考。

在大都市生活的人, 每天為生活營營亦亦, 每個人都擔當多重角色, 每天面對不同的人和事, 有很多東西, 都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Market Rate

我一直是CK的支持者, 睇左好多年啦......最近CK做左爸爸, 雖然寫BLOG少左, 不過, 都是開心事, 恭喜恭喜!!

今日有一篇新文章, 講打工仔的叫價......當中有這一句:

"窗外面落住大雨,我望住檯上面既一堆resume,發現好多有料既人,比一大班冇料到兼一年可以閒閒地轉幾份工既黃毛小子,叫價居然仲要低既時候,不禁抽左一口涼氣。
家陣,真係乜野世界呀。 "


我都是人工一直below market rate, 但自問工作能力高, 有學歷, 有經驗, 不計較, 非常努力的打工仔; 咁多年來, 都開始接受了這個事實 (否則人會顛的!), 但有時想起, 都會唔開心。

Perhaps, 你畢業於那一年, 就決定了你的market rate......我畢業那年, 是911那年......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靚女

從小到大, 我都不覺得自己靚......"靚女"這個term, 離自己很遠。同時, 我又沒有羨慕一些公認為靚女的女仔, 亦沒有打算做些什麼(例如扮靚)來令自己靚多一點......總之, 我唔覺得自己非常貪靚......

長大了一點後, (應該是中學至大學啦), 我開始感覺到靚女在社會上會有一些優勢。我估計, 我應該是接受了這是一種社會現象, 而我又不會有辦法去改變, 唯有接受 (認命); 或者, 甚至會看不起一些看起來只是利用自己美貌來達到目的的女仔。 我估計, 我總是覺得自己有的是實力, 我不用靠個樣。

剛出來工作的時候, 我不會 make up返工; 直至最近幾年, 我日日full make up 返工, 有好一些舊同事基本上沒有見過我素顏的樣子。我想, 我是開始讓步, 因為在這個社會, first impression 好重要, 而 first impression 包括個樣。

我講咁多, 是因為最近發生了一件事, 又是關於舊公司的舊阿姐蕭小姐。

話說在我離開公司之前不久, 剛巧舊阿姐要請人replace一個 junior position, 我跟同事吹水 (呢位同事個位比較近大門口, 見倒D人出出入入):

我: 喂, 我阿姐見左幾多人呀?

同事: 好多啦, 不過冇用啦, 冇個靚.

我: (奇怪地) 下, 又唔係選港姐, 再加上呢個係junior位, 唔會見人個喎

同事: (出奇地) 下, 你唔知你阿姐請人係睇樣先嫁咩? 佢次次IN完出來就會問我地"呢個個樣點嫁啦"

(我無言)

同事:冇扼你嫁, 唔信? 你睇下你自己, 同埋XXX(同 team 另一位同我同grade的同事), 你地兩個個樣.....
(註: 我估, 同事的意思是, 我和XXX都是靚女)

直到現在, 我每一次想起, 我的反應都是: 唔係麻......!!!!!!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出院了, Thanks God.

老公第二次入院, 住了4天後終於出院了, 總算有驚無險......我又不用再每天去醫院, 在家真好!

仍然要十分小心飲食.......不能再出事了, 否則大家都會很辛苦, 又要大話連篇的瞞著家中4個老人家.....真煩!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繼續 病‧醫院

老公手術後回家已經差不多一個星期, 昨天覆診都好地地, 今天轉差了, 晚上又入了醫院......

他自己一個人搭的士到醫院的, 我未上完堂便匆匆忙忙由中環飛的士到醫院......傷口其實沒有問題, 但仍然不知為什麼流那麼多血......

明天又會是漫長的一天, 希望沒有事可以回家......

都是那一句,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

2010年4月9日星期五

2010年4月5日星期一

Love Never Dies

Phantom of the Opera的延續篇 ── "Love Never Dies"終於推出了, CD Album與live stage於同日推出, 早幾天, 我終於到尖沙咀HMV買了 CD Album, 很開心!

我很喜歡看Musical, 到London/New York看Muscial一直放在我的To-do list一個很高的priority上, 而在香港上演的Muscial, 我基本上都沒有錯過。事實上, 我在香港已經看了3場Phantom of the Opera, 及2場Cats, 衣櫃內也有很多Muscial的T-shirts.....哈哈!

如果"西九龍"有一個theatre, 日日做Muscial就好了......

面對壓力

一直有看蔡東豪x精電B隊【毅行出哲學】這個BLOG: http://trailwalkerasphilosophy.blogspot.com/

最近, 當中有一篇由蔡東豪執筆, 寫他如何面對壓力的文章(http://trailwalkerasphilosophy.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27.html)

文章的最後, 有如此的一句, 對我來說很stunning:

"放長假最大的障礙是來自自己 ── 公司咁多嘢邊個理?個仔咁細邊個理?當大家發現自己的位置無人能替代,這是壓力戰勝自己的最清晰信號。"


我不是一個自大, 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的人, 因此我不會覺得自己的位置無人能取代; 相反, 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 再加上現今科技日新月異, 我一直怕自己的位置會很快由其他人/科技取代。

2009年, 公司工作繁重, 再加上那些辦公室政治, 令我快發顛了。而我的身體狀況一直很差, 有很多小毛病, 頭痛, 胃痛, 失眠, 公司的醫療保險的out-patient都給我claim爆了, 這些小毛病直至我離開了工作崗位後便慢慢好起來, 我因而相信那些小毛病都是壓力而來的。

既然証實了是因為壓力, 便需要處理/解決。其中一個方法是不工作, 但這不是一個option。我正在積極搵工, 當我再次工作之後, 我應該如何面對壓力呢? 這是一個很難的課題。

我估計, 在工作上, 我的一個問題是太有責任感, I am being too attached to the work, 而不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抽身。事實上, 工作是永遠都做不完的, 總不能無止境的OT, 無時無刻的看電郵。

講是十分容易, 做起來真的很難, 唯有不停的提醒自己.........直到一天, 如果我發現, 我已經不需要時不時提醒自己, 那麼, 我應該是真正的戰勝了壓力。

病‧醫院

老公早兩天趁著有幾天假期入院做了一個non-urgent procedure, 用微創的, 手術只花了約30分鐘, 十分順利。

星期四早上在家中做足準備, 下午入院, 4:30pm做手術.....我一直陪伴左右, 至晚上11:00才離開醫院。第二天, 我大清早又到醫院了, 休息了一晚, 老公精神好了很多, 下午出院了。

雖然只是兩天, 但大家都覺得十分勞累......他是因為手術, 因為痛楚, 而我呢, 大概是因為舟車勞動, 又睡得不好。

我在想, 有些長期病患者要經常進出醫院, 對自己及家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勞累的事......健康真的很珍貴, 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遠離醫院。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電影分享: 歲月神偷

在此不談"歲月神偷"的內容了, 我相信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

小時候看電影, 一次也沒有哭過, 真的, 無論看什麼類型的電影, 我都不會哭。長大了, 卻很容易哭。看"歲月神偷"這種摧淚戲, 我一邊看, 一邊淚流滿面。

沒想過電影是由一個小朋友的narrative拍攝, 那個小朋友就是導演自己。那個小演員做得很好。

小朋友天真, 跳皮, 成績一般, 看著祟拜的哥哥因為癌症而離去, 慢慢長大, 懂事起來, 這就是導演自己的經歷, 自己的故事。

吳君如演活了一個50, 60年代草根楷層母親的角色──在艱難的日子維持一個家。在電影中, 她有兩句金句:

"一步難, 一步佳"──是的, 人生總會有容易的日子, 又有艱辛的時候, C' est La Vie,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人生總要信"──總要相信艱難的日子是會過去的, Believe, Persist.

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

想哭

從小到大, 我給人的印象都是一個很tough的女孩, 不易哭。表面的東西, 當然不是事實。人大了, 愈來愈易哭。現在, 無論是突然想起一些舊事, 還是看書, 看電影, 只要是獨自一個人, 我都會哭。

我仍然記得, 我曾經在那裡哭過:

讀M.Phil的時候, 我到廣州出field, 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了兩個月。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 爸爸來看我, 第二天, 他大清早到市場買菜, fill up了雪櫃, 午飯後, 他趕著要走了。他走後, 忽然間, 我哭了。

M.Phil第2年, 論文寫了無數個Draft, 看著Supervisor的comment, 眼淚不自覺的流下來......

畢業後第一份工, 不如意, 把自己鎖在房內, 躲在枱底哭了......

2009年, 工作萬分不如意, 工作多得透不過氣來, 無數個晚上, 在office, 我想哭, 但哭不出來。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 我很想哭。

轉載: 非邏輯──離婚後……

之前已經提過, 身邊的朋友離婚率甚高; 最近又傳來有人離婚, 可能因此而對這issue比較敏感:一篇寫得很"到"的文章:

轉載自2010年3月26日信報:

天下無雙 Sophie

非邏輯──離婚後……

消息傳來中環又一高級、高貴、高收入、高竇(做到咁高級,這很難避免嘅!)兼有少許高脂的阿太級女強人和丈夫分開,而且這已是兩年前的事。在2010的世界裏,離婚本是一件平常到如換件衣服的事,但最令蘇菲佩服的地方是,這位女中豪傑在這兩年來竟沒有流露任何蛛絲馬迹的神傷,繼續統領整個亞洲超過一千名下屬南征北討,令生意在過去二年都達record high。

Weekend在 Spa見到女強人,雖五十有二,但仍美麗溫婉得更勝從前,眼神一點也沒有絲毫強悍,很難想像會有男人捨得離開。當然,對着一個表面近乎完美的女人超過二十五年,說沒有感情是無可能的事,但亦有對到滯的可能,莫說二人中間的兩名兒女,離開除了另一比較年輕的女人外,也一定有着二人解決不到的問題。而是緣分盡了,就面對得瀟灑一點,已輸了男人,唯有贏回自己給自己的尊重。

避免睹物思人

看着這成熟美麗的職業女性兼母親,從她的個人經歷,分享一點給一些同是天涯淪落人—共勉之。

離婚後……第一件要做的是避免自己睹物思人,就一定要棄掉他可能是有「intention」留下來的個人物品。做得可愛一點,不妨豪畀佢,用DHL或UPS或Crown等將此等物品專人速遞畀佢。從電視廣告中,前兩間公司在中國的服務覆蓋面比較廣,若第三者為內地美女,請選擇其中一間。若第三者是有三粒星身份證人士,可用Crown或自己個賓賓。要令自己高貴一點,就千萬不可用「人人搬屋」。記得在其中一箱放一張「Take care」的Hallmark卡,寫着:「已留下有你的回憶,其餘的都在這裏,祝生活愉快!」See,對當日兩人的盟誓有情有義之外,兼有二十一世紀大都會文明女性的灑脫,幾型!

離婚後……第二件事要做的是培養自己扮靚的興趣。扮靚,除了勤做facial、spa,千祈唔好打botox,買多些靚衫,還suggest請個私人教練做gym,操fit番自己身型,有運動,多咗胺多氛,加埋每個禮拜做機facial,務求令自己由內而外都靚,自信心大咗,將來仔女有任何function要遇上前夫或夫家親戚時,都唔失禮!記住,打botox某程度上是對自己外貌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所以千祈唔好畀人睇死!

離婚後……千萬不可再在人前人後講前夫的不是。原因有兩個:一、再數臭佢對件事都已經無幫助,因一切已成事實,一下唔覺意講多咗,聽者只會覺得你其實並不是一個易相處的人,唔怪得他……。二、又或傳下傳下,傳到前夫耳中更令他覺得自己選擇正確㖭;記住,不用刻意在人前 victimize自己,好以Stephen Chan話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時間會證明你是否值得被遺下,你只需要在適當時候點到即止,一句起、兩句止就可以了。因你的目的是要告訴其他人包括你前夫「我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不可以太固執

離婚後……不可在人前表現得不快樂,不開心。若你有強勁賺錢能力的話,就更加不可。大家可以了解你「條氣唔順」,點解自己咁叻而佢都唔願意留低,但大家唔會體諒你的愚蠢,為了一個爛蘋果而悶悶不樂。做戲也好,真情流露亦好,好歹也要表現得樂觀一點。不要以為流兩行眼淚就可以博到人同情,因你的賺錢能力會discount你的溫柔軟弱,而且你的賺錢能力已經告訴全世界你係無咗佢都得嘅,你自己唔肯面對現實是另一回事。記住,唔好做些沒有價值的事情,就算你的死黨girlfriends、手帕交等都只可以用把口企喺你嗰邊,等你有人分享下,實際些吧,開唔開心,快唔快樂係自己控制的,感情事係唔可以太固執嘅。

離婚後……最重要嘅係檢討自己對這份感情的責任。下次有機會去愛或被愛時,唔好再犯同樣的錯誤。不過無論你諗唔諗得通,世界會繼續轉,仔女會繼續大,前夫會繼續呼吸、食飯、去廁所。你再執着都無用。

若果你看到這裏還認為「你蘇菲講就容易,put yourself into my shoes啦!」的話,那只說明你修行未到……

要勞心動氣去恨一個男人,不如用這些氣力去愛自己!

小姐,明未呀?若還不明白,恕我要再坦白啦,你自己疊高枕頭(用埋佢吉出來個枕頭囉!)諗諗,自己有無值得人愛的地方!?(註:賺錢能力、卡片、職位等不在男人考慮範圍內。千祈唔好自己諗多咗……)

自尊

自尊心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 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效下, 但其實在不同地方放下了, 又會再拾起, 而且有一些是永遠放不下的。

「把所有自尊放下」是一件談何容易的事,又有誰可以真正做到呢?

我想, 還是先學習在適當的時候放下, 然後期望有一天, 自己不需要再拾起, 就是真正的放下了。

共勉之。 

2010年3月25日星期四

好聽的歌

好聽的歌, 百聽不厭, 仲會聽上癮

幾首好聽的英文歌:





陳奕迅‧回憶

陳奕迅又開演唱會了, 一開18場, 開售那天我用了45分鐘親身排隊買飛, 對我來說已經是十分比面。

其實我聽來聽去都是他的舊歌, 由"夕陽無限好"開始, 他的歌已經聽不入耳。知道他會在今次演唱會唱舊歌, 以及其他人的歌, 都算鬆一口氣:



在我的記憶中, 陳奕迅是大概在我讀大學時出道的。而在大學校園, 我近距離見過他一次。應該是他出"與我常在"或"我的快樂時代"專輯的時候, 中學同學D是中大某些比較high profile的學會的會長, 他們請了Eason來中大烽火台唱歌, D找我來做Photographer。

記憶已經開始模糊了, 印象中的陳奕迅不太高大, 不算靚仔, 不過算nice, 拿著吉他唱歌, that's it.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貪污 vs Integrity

最近, 作風高調的無線總經理陳志雲給 ICAC高調地請去協助調查, 引起全城熱話。ICAC周不時高調"拉人", 我對此已沒有什麼感覺。看著「貪污」這個字, 反而令我想到另外一個字: Integrity (誠信), 而想到誠信, 我想起我的舊上師 (舊公司的direct report, 以下(日後)簡稱舊阿姐或蕭小姐)。

什麼是貪污? 我沒有ICAC的standard answer, 但我相信答案應該比較簡單, 直接; 一個人貪污, 應該涉及利益, 即使只是港幣一元, 也是利益。

Integrity誠信, 就比較複雜了。貪污當然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 而我覺得, 誠信應該再多一重道德的層面, 而且在不同文化, 社會, 行業, 時代會有不同的Intepretation / expectation. 我估計, 在一些比較大的機構, 貪污既是不能容忍的, 但誠信亦十分重要; 那條底線, 亦應該定得比較高, 這是我對一些大機構的期望。

說回舊阿姐:

之前已經提及我的舊公司是一間美國科技公司, 亦算是一跨國企業, 香港的office是亞太區總部, 另一區域總部在歐洲。

跟其他公司相差不遠吧, 舊公司時不時會做一些corporate souvenir 送給各大大小小客戶。由於祖國是世界工廠的原故, 不同office訂的souvenir十有八九都是Made in China的。 久而久之, 美國或歐洲的同事會請我們幫手source souvenir, 由我們落訂, 起貨, 再ship去美國或歐洲, 連同shipping cost 都會比他們隔半個地球訂貨平。有時, 幾個office又會一齊做bulk order, 分返開unit cost會平好多, 又會meet倒MOQ.....All these make sense, right?

直至有一天:

Assistant同事跟我說: 「喂, 有新Souvenir呀......」


Assistant同事給我一個小巧的Souvenir, 我心中覺得奇怪, 明明沒有叫他source這款souvenir.....

我回應: 「好靚喎, 阿姐叫做的嗎? 幾多錢呀? 我地入了幾多貨?」

Assistant同事說:「唔洗錢嫁, 唔係好多, 有XXX支。」

我回應: 「下, 點解會唔洗錢?」 (那一刻, 我腦海有一百萬個問號)

Assistant同事說:「我地幫歐洲TEAM訂1000支, 我地extra要了XXX支, 張單依然寫1000pcs, Invoice directly to 歐洲TEAM, 而 vendor直接用歐洲Team的 Fedex A/C寄1000支去英國, XXX支來香港」

我回應: 「阿姐叫你咁做?」

Assistant同事說:「係呀!」

那一刻, 我扮冷靜。我覺得蕭小姐這樣做好有問題。如果我沒有記錯, 那一刻, 我看著房間內的舊阿姐, 我心想: 佢貪什麼?

我再想, 如果我是一個阿姐, 如果我知我的下屬這樣做, 我會: 即抄; 而原因是詐騙, Integrity。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人生 ‧Priority

今天click下click下, 睇到袁彌明呢篇文章, 覺得很有意思:

http://ericayuen.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20.html

當中, 有這一段, 想轉載分享一下:

"人 必 定 要 經 常 反 思 生 命 中 的 priority , 有 了 清 晰 的 次 序 就 有 方 向 , 亦 不 會 怕 別 人 的 否 定 和 質 疑 , 因 為 每 個 人的 priority 都 不 一 樣 。 集 體 平 庸 主 義 來 襲 , 與 別 不 同 的 思 維 容 易 被 排 斥 , 但 不 要怕 , 只 要 有 信 念 , 一 定 能 闖 出 你 想 要 的 將 來 。 "

我很羨慕如袁小姐一般永遠知道自己的priority和人生目標, 又會奮不顧身向目標邁進的人。我要努力, 找尋自己的Priority, 堅持自己的Priority.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為什麼要結婚?

身邊的朋友在最近幾年都紛紛結婚了。在這幾年的朋友聚會中, 話題都離不開某某已經結婚了, 某某什麼時候擺酒了, 等等。

我是屬於比較早婚的一群,看著自己結婚, 別人結婚, 又看著別人攪離婚, 正式離婚, 當中都有一段故事。每個人在選擇結婚的時候都有一個或多個原因,有些聽起來十分嚴謹, 有計劃, 有些聽起來比較casual, 即慶, 都沒有對錯之分。

雖然沒有對錯, 雖然離婚手續不煩複, 雖然沒有標準Q&A, 但我仍然覺得大家在決定結婚之前應該想清楚, 你為什麼要結婚呢?

如果:
  • (女生們) 你們覺得30歲是一個關口, 無論如何要30歲之前出嫁....OK, 那麼你也會有機會33歲便喊著要離婚了, 到頭來, 有什麼分別? 再說, 一街都是30歲未嫁的人, 難道個個就要生要死了麼?
  • 你們只是覺得"都咁上下啦"(年齡), 父母又吹著要你們結婚, 就結婚去了......那麼, 只是一些external factors (age and your parents)叫你們去結婚, 不是你們自己想結婚而結婚啊!
  • 你們覺得結婚之後要生孩子, 女的又不想做高齡產婦, 所以便結婚......這個還算有一點點計劃, 但是, 生孩子的pre-condition是要有穩定的婚姻, 而且要夫婦二人都覺得合適, 如果只是顧著生孩子的時間表, 而未考慮充足便結婚, 也不是個好決定, 結果只會是孩子便按時間表出世了, 夫婦卻最終仍然是離婚收場 
  • 你只是想著要有一個盛大的婚禮, 趁年青美麗的時候穿婚紗, 你可以自己跑去婚紗店拍一輯婚紗照呀
其實, 現代社會已經到了2010年了, 男女平等, 女士們大部份都有自己的事業; 說到底, 實際上, 婚姻已經不是必需品了。真的, 從一個practical point of view, 不結婚就活不成嗎? 不會吧!

我覺得婚姻 (尤其是沒有孩子的夫婦) 其實是兩個人找到了一個 life-time partner, 大家一起生活, 互相扶持, 互相分享彼此的生活。有些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會覺得是神的安排, 有些希望生孩子的朋友會覺得他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美滿的家庭......但都離不開兩個人一起生活這個元素, 而且是, 兩個人一起生活比各自生活活得更好。

從這個角度看來, "為什麼要結婚?"這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當"結婚"這個念頭開始產生的時候, 請你想一想, 你是否想這個人成為你的life-time partner, 之後一起生活至終老? 你是否真的可以跟他一起生活? 你是否想跟他分享你的生活? 其他因素 (包括年齡, 家人期望, 等等) 都是微不足道。

最後幾句:

女士們: 童話故事般的婚姻只會在故事書找到, 而童話故事般的婚禮也只是一天而已, 由結婚後的第一天開始, 真正的新生活正等待著你來面對

今天結婚,第二天便離婚只是電影橋段而已, 在香港, 根據香港法律, 結婚後滿一年才可以離婚。(我發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是想清楚, 考慮周全之後才結婚的,但最終都是離婚收場, 對此, 我只可以嘆一句: 無奈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隨筆

寫了很多比較serious的課題, 今天轉寫一些比較輕鬆的。

可能因為舊公司的工作環境比較緊張, 有些舊同事除了比較"爛口"之外(都是女生啊!),對身邊發生的事情都富想像力, 而且反應快, 當中包括大家常常接到的推銷電話。以下是一些值得記錄下來的電話對話....次次諗起都想笑:

推銷電話A: (推銷電話對白, 內容並不重要)

同事A: 我都好想聽你的銷售計劃啊, 不過我現在唔得閒, 因為我屋企火祝啊, 我要幫手救火, 我救完火再打比你啦......


推銷電話B:(估計電話對白)小姐, 我地係XX瘦身, 我地想搵你做修身代言人......
同事B: 下, 做代言人?我做左第二間的代言人啦, 唔好意思......
推銷電話B:(估計電話對白)小姐, 咁你做左邊間的代言人呀?
同事B:XYZ lor (註: XYZ乃舊公司的initial, 3個英文字, 冇咩人會識, 因為舊公司做B2B, US Tech firm)
推銷電話B:(無言)


推銷電話C: (估計電話對白)小姐你好呀, 請問你的身高是否XXXcm以下, 體重XXXkg以上, 又想減肥呢?
同事C: 我有厭食架, 唔洗減肥啦


哈哈哈......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電影分享之二: KJ音樂人生


電影「KJ音樂人生」是一套記錄片,記錄了一名香港天才音樂小子由11歲至17歲的音樂成長路,當中夾雜著他與父親、兄長、妹妹、朋友及恩師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展示出一名天才少年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

既然是一套記錄片,所以拍攝手法十分寫實。電影散場的時候,我聽到很多觀眾的反應是:「嘩, 那小伙子好串喎!」不錯,正如大部份天材一樣,主角黃家正(JK)是一個自負、高傲、狂奔的人,看起來真的很「串」。而我,有以下一些零碎的想法:

  • 天才兒童:中國人大部份都有望子成龍的想法。怎樣才是"成龍"呢? 天才? 資優? "叻"是否真的是最好呢? 如果我有孩子, 我會希望他們平凡一點, 千萬不要是最好的那一群。歷史告訴我, 天才一向都是孤獨的, 他們不能融入人群當中; 人應該是群體生活的動物, 如果一個人命中注定要孤獨一生, 那是多麼的可憐。
  • 比賽的意義: KJ在11歲於香港校際音樂節勝出, 因而開展了他的"音樂天才"之路。他的學校DBS每年於校際音樂節勝出無數比賽, 每當其他同學都沈醉於勝利的氣氛之中, 他鄙視。他認為大家應該focus在音樂之中, 比賽是不重要的。「不要為其他人而演奏, 而是為了自己而演奏」這是KJ說的, 說得很好啊。Life would be much easier for everyone of us if we live for ourselves and for those that we love instead of living under some other people's expectation.
  • 人生的意義:什麼是人生的意義? 什麼是完美? 11歲的KJ已經開始問這些問題, 小小的年幾就想這些問題, 真是苦了他, 也苦了他的家人。我不是天才, 但我被視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估計, 這種性格為我的工作、人生添上不少麻煩。我正在嘗試在不完美的東西之中找尋美麗的東西, 對人, 對自己都寛容一點。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 我想這會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長期目標。
 共勉之。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當「通識」成為一個科目

當社會上大部份人士都支持把「通識教育」加入新高中課程時(教學上的技術性問題是另外一個議題,在此暫不作討論),筆者一直甚有保留。

筆者相信,政府當初提出「通識教育」是針對社會人士對學生普遍缺乏常識,以及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的批評而對症下藥。大家又繼而以為「通識教育」是一個跨學科,即讀一科猶如讀了幾科一般,覺得成本效益高,因此支持之聲此起彼落。

雖然「通識教育」已成為新高中學制中一個重要的科目,但筆者仍然希望在此提出一些討論。

筆者認為,常識從來都不是在課堂上學習得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啟發出來。例如小時候陪媽媽到市場買菜會學懂不同食材的名稱以及食物未煮之前的形態;現在很多人「五穀不分」相信是由於他們從未入廚或到訪傳統街市之故。事實上,自小身邊都有一些朋友/同學彷彿「樣樣通」似的,可謂常識豐富。回想起來,他們都有一些共通點:好奇心重、觀察能力強、博覽叢書等等,這些都不是修讀通識科而學會的。

至於分析和批判能力又可否透過修讀通識科而學會呢?筆者想反過來問:在未有通識科之前,前人就沒有足夠的分析和批判能力嗎?我是上一代人(七十後),記憶中的高中課程(中四至中七)無論是那一個學科都需要很高的分析能力,包括在中文科撰寫議論文、上歷史科了解不同帝國的興起與衰落等等。

我同意透過跨學科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從不同層面對不同事物作出分析和思考,但我覺得學習知識的先後次序同樣重要。我認為學生應該先分別學習不同學科,從而以比較簡單的層面去了解一個學科的內容,繼而再鼓勵他們把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再者,「把不同知識融會貫通」應該是一種理解能力,需要學生充分明白不同的學問才可把不同的學問融會貫通,這就是先後有序。

現在的通識科只不過是一群課程編輯者在背後把各傳統科目重新編排,以另外一個科目名稱「推出市場」。如果學生的學習態度、形式和動機不變,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亦是不變,「通識」對他們來說就只是另外一個要應付考試的科目。他們依然會期望每一份試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從他們的角度看來,也是人之常情。

「通識教育」的理念是可取的,但當「通識」成為一個科目,那就只是換湯不換藥。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名校

家長希望子女入讀名校已不是新鮮事, 除了各大小媒體時不時的報導之外, 身邊亦不乏朋友、同事為子女各出奇謀, 就是為了報讀心儀名校。如此種種, 我看在眼裏, 想起很多東西......

我是名校出身的, 小學及初中入讀灣仔半山一天主教女校, 之後轉往另一間在中西區的男女校至中七畢業。作為一個名校舊生, 我不想數名校的不是 (因為旁人聽起來會覺得我扮清高, 尤其是因為我仍然決定不生孩子, It's just too convenient to pretend that you don't care because you don't need to care), 但我想討論一下名校是否真的利多於弊, 如果有家長看到這篇文章, 我希望他們會因此而停一停, 諗一諗。

一眾家長們, 我估計, 你們都覺得名校好, 名校有品質保證, 名校學生不會學壞, 總之名校總比其他的好。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 名校是否適合你的子女? 你們有沒有真正了解名校究竟是怎樣的, 再了解你們的子女是怎樣的, 然後做一個match analysis, 看看他們是否good match, 再送他們進去? 又或者, 你們有沒有真正想過希望子女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下長大呢?

以下是我對名校的一些看法, 雖然看起來有點stereotype, 但我相信這些"名校特徵"多多少少是存在的:

  1. 學生的家庭背景: 在我讀書的年代, 大部份學生都來自中產家庭, 亦有一小部份同學來自很富裕的家庭, 當中包括社會上顯赫的家族, 而像我這些出身草根的藍領家庭, 比例比較少。現在很多名校都改為直資學校, 我相信出身草根的學生的比例會更少。
  2. 學生的資質: 無可否認, 名校大部份學生都是聰明仔聰明女(尤其是讀書方面), 當中真的不乏天材學生。與一班聰明仔聰明女一起學習, 基本上會有兩個結果: 一是遇強愈強, 一是越讀越吃力。
  3. 學校對學生家庭的期望: 由於大部份家長都是中產人士, 他們的學歷不會太低, 可以給子女的資源亦不會太少。這個情況學校是知道的, 結果是學校會在某程度上依賴家長在家"教"他們的子女, 不是家教/身教的"教", 而是如果學生的數學成績略欠理想, 家長便會請補習老師來替子女惡補, 而學校在某程度上是expect家長會這樣做的。 
  4. 學校對學生的期望: 學校會expect學生一定成為社會上的棟樑----意思是上大學, 畢業後最好成為一個professional, 如律師, 醫生, 等等。
各位家長, 看到這裏, 你們可能會問, 這些名校特點都很好呀, 有什麼問題? ......等一等, 這些名校特點的確沒有問題, 這些是一些hard facts, 而根據這些hard facts, 你們要問的問題是, 你們的子女是否適合入讀名校? 你們是否想你的子女在這種環境下長大?

這個match analysis不是容易做的, 不是因為你們的analytical skill不足, 而是因為你們要分析自己, 以及自己的子女。雖然我不是家長, 但我相信要家長們十分客觀地去了解自己, 子女以及家庭狀況是十分困難的。要知道, 對現實作出客觀的分析是一件事, 對現實作出的期望又是另一件事, 家長會不經不覺的把期望變成現實。說得簡單一點: 世界上差不多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聰明絕頂, 年年考第一, 但第一只有一個, 既然有人考第一, 亦會有人包尾。說得再mean一點, 如果你的子女自小就不是聰明的一群, 你們可否大大方方地承認?

分析完自己以及子女之後, 接下來的, 是分析一下大家跟名校是否合得來 (character match), 或入讀名校會否更容易達成你的目標(當然, 在此之前, 你亦要定下目標, 例如, 你想子女在一個怎樣的環境長大; 目標人人不同, 亦沒有標準)。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目標, 以及做match analysis, 我想根據我上述提出的"名校特徵"分享一些個人感受/經歷:

我出身草根階層, 雖不是窮得要攞綜緩, 但比較之下, 同學身上的名牌、出國旅遊的次數、零用錢等等都比自己多。回想起, 由於跟著一班中產/有錢同學玩, 玩意也是比較"高檔"的(但那時候是不察覺的)。直至上了大學, 身邊的朋友/同學大部份來自草根, 我才知道以前的玩意是如何"高檔"──對草根同學來說, 卡拉OK不是個個月去, 而是大時大節儲到錢才去, 而且不是去CEO Neway, 而是去一些名字都記不起的小店, 平很多的; 生日才去Pizza Hut, 而不是個個星期六choir rehearsal之後都去; 遊艇出海? 草根同學讀中學時想也沒想過, 上大學後做Part time有少少錢可以一班朋友包船出海釣墨魚, 而我呢, 去過最豪華的中學生生日派對就是坐壽星女父親的遊艇出海, 再去西貢食海鮮。上大學之後, 我亦知道有同學的童年活動是放學後回家在茶餐廳後行洗碗, 又或是幫手送外賣。

我一直以來都是勤奮的學生, 因為知道自己天資有限, 需要將勤補缺, 但雖如此, 我的成績都只屬中等。面對一班"天材同學", 他們終日玩樂, 上堂人在心不在, 考試前好像不用溫習的樣子(他們究竟有沒有溫習, 到現在仍然是一個迷), 我等凡人, 心中真是不是味兒。而一眾老師呢, 不知道是否因為多年來不費吹灰之力仍然能"教"出一班"天材"(事實上, 既是"天材", 他們根本就是無師自撓), 他們大部份都不懂得(或沒有資源)處理一班成績較差的學生。

作為名校, 母校畢業生每年入大學率很高, 接近100%。在我的年代 (10年前), 聽說每年最多只有1名學生未能考入大學。可以保持這個極高的大學入學率, 是因為"讀唔上"的同學們大部份會在中六之前往外國升學(因為他們都有錢啊!)。仍然記得畢業的那一年, 我的一位同班同學因為中國文化科不合格而考不上大學, 入了CITY U讀High Dip, 已沒有聯絡。我只知道, 那年12月, 當大家從大學校園趕回母校行畢業禮的時候, 他沒有被邀請, 學校只給他一封信証明他在學校"修業X年",沒發畢業証書。


我無意批評中產/有錢人,有錢不是罪, 而他們亦有權給予子女任何東西。

我無意批評名校的老師, 他們都是出色的老師, 桃李滿天下,不可能期望他們對每一個學生都付予十足的關懷。他們只是在一個既定的環境下教授知識。

沒發畢業証書其實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只反映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取態。

如果你想子女入名校, 但自問生活水平未必可以追得上中產/有錢, 你們的子女有可能會面對一些壓力, 因為朋輩之間互相比較是一定會出現的, 香港社會物質主義愈來愈嚴重, 不要天真地以為這不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如果你一心希望子女可以認識多一些上流社會人士, 好讓他們長大之後可以利用這些關係嫁個有錢人或創一番事業, 那入名校確實是一個可行的第一步;

如果你自問生活中產/有錢, 遊艇出海是天天做的事, 子女當然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 OK, 沒有問題;

如果你自問生活中產/有錢,送子女出國讀書是必然的事, 因為想他們有多一點exposure; 那不一定要送子女入名校啊, 讓他們認識多一些草根階層的朋友也是一種exposure, 只要有你給他們的教育機會, 他們長大後是不會沒有出路的;

如果你的子女自小就不是聰明的一群, 不要希望入名校會令他們聰明一點, 成績更好一點, 事實可能會剛剛相反, 這只會更加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以為名校是子女健康成長的唯一可行之路; 同時, 請緊記不會有一間學校是完美的, 千萬不要以為一間學校可以給予子女所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孩子的成長本是一個複雜的互動過程, 學校只是一個讓他們吸收知識, 學習待人接物的其中一個地方。

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

八十後

最近社會討論"八十後"討論得熱騰騰的, "八十後"已經成為社會上一個term, 一個用來label一些人物, 事物, 或社會風氣/現象的一個term, 將一些複雜的社會議題reduce to"八十後"這一個彷彿已變成口頭禪的詞彙.

看著大家討論得熾熱, 我也來趁一趁熱鬧......

看過好一些評論, 也從電視機看過很多報導, 我有以下的一些想法。

一個社會, 特別是一個資訊發達, 開放的社會, 當中總會包含著主流(majority)及非主流(minority)的聲音。作為一個一切以經濟掛帥,以經濟效益為主導的社會, 香港的主流聲音是明顯不過的----經濟行先啊!! 如此看來,  高鐵是一定會建造的, 菜園村亦守不了多久; 不為什麼, 只因為菜園村村民及"八十後"一群都是minority.

主流社會的群體(包括政府的AO們)面對"八十後"有點不知所操, 相信是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八十後"會在毫無利益掛帥的情況下仍然奮不顧身, 義無反顧的抗爭下去; 用主流人士的perspective看來,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事實上, 這方面的討論已經有很多人提出過, 我也不在此反覆討論, 我只想在此多加一點點以豐富其討論層面。

既然這些"八十後"都是minority, 他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亦會保持minority的status (畢竟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不會一時三刻被改變啊, 除非是獨裁社會), 那為什麼主流社會(包括香港政府)要那麼在意這些minority的聲音呢? 一個開放的社會, 開明的政府是應該包容不同聲音呀!香港政府何不表現得大方一點呢? 政府一方面說自己會聽取各方意見, 說自己包容, 另一方面又用胡椒噴霧, 又拘留陳巧文, 從minority的perspective看來, 也是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at all.  香港政府, 你怕什麼呢, 我一點也不明白。如果我是香港政府, 表現得大方一點的做法, 可以以熱茶西餅來取代胡椒噴霧呀。

再拉遠一點......

社會上討論公共空間(Public Space or Public Sphere)已有一段日子, 但都好像留於"土地"空間的討論(即時代廣場平台這片地的使用權等等)。其實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的理論應該是Habermas在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一書中提出的。公共空間的"空間"其實不只是一些"土地性"的空間, 亦包含著其他"非土地性"的空間, 例如電台的大氣電波, 報章, internet的forum, 大學校園內的大字報, 等等, 都是一些空間讓人民得以表達自己的意見。Habermas認為, 每一個社會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空間讓人發表意見, 極權社會亦然。不同的政府亦會intentionally製造一些public sphere好讓人民意見得以發表, 人的emotion得以release出來; 只要這些public sphere得以妥善地控制著, 取得一個平衡點, majority的地位不變, minority的聲音得以release出來, 大家互相制衡著, 社會是相安無事的。社會越開放, 公共空間亦會越多。

說回香港, "八十後"等社會現象, 我覺得香港政府好像很怕不同聲音, 亦不懂得處理在公共空間內的討論, 更不懂得讓自己取得一個平衡點。一個強勢政府不是要control everything, 而是要everything under its control, that's it, 而且都是那一句, 大方一些吧!

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Steve Jobs

大部份人對Steve Jobs的認識應該圍繞著Apple, iPhone, iPod, etc etc. 而我呢, 對他印象最深的, 應該是他2005年在Stanford的Commencement Address. 我曾經把這篇speech print了出來, 貼在office自己的座位內, 每次工作不如意的時候, 總會看完再看。

最近工作不如意, 遲職兩個多月了。昨天約了一位曾一同出生入死的舊同事/好朋友出來聚會, 席間提及大家的career development, 又是百感交集。可能因此又想起了Steve Jobs......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r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給我身邊的女性朋友

給我身邊的女性朋友....當中包括那些已經離婚, 正在攪離婚, 正在一段關係之中掙扎, 以及仍然是單身的她們。

香港是一個思想保守的國際大都會, 很多人對上述人士都會多多少少作出批評。

我, 32歲, 已婚5年, 婚姻美滿。我一直認為, 我是幸運的一群。我在大學認識我的丈夫, 拍拖7年結婚。我慶幸自己找到一個可以一起生活, 相處, 一起分享的伴侶, 我是幸運的。

雖然我結了婚, 但我不相信婚姻制度。我只相信, 在芒芒人海中找到一個可以一起過下半世的另外一半是有福的。結婚與否, 並不重要。我相信, 大部份人需要的不是婚姻, 而是一個伴侶。

朋友們, 請你們不要因為之前的一些失敗而放棄, 你們仍然年青, 美麗, 成熟, 有智慧; 你們有能力, 亦能夠一個人生活, 但我仍然相信, 找一個會分享你的生活, 能與你一起生活的伴侶是更有福的。

幸福是要努力尋找的, 加油啊!

那些已經離婚以及正在攪離婚的朋友們, 祝你們越嫁越好!

2010年2月4日星期四

十年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2009年, 是我大學畢業十年.....轉眼十年了, 這十年間, 我做了什麼?

1999 - 2001是兩年艱苦的M.Phil歲月, 一個人在廣州出field做research, 一個人寫論文, 多少個晚上一個人在學系的辦公室或宿舍寫文, 改卷, 備課, 看一大堆有關自己research的書......也是在讀M.Phil的時候, 我開始失眠

2001年9月11日, 就是"9.11事件"的那一年, 我 M.Phil畢業, 我用了大半年搵工

2002年2月至今, 出來社會工作。如果我在這8年間無間斷的工作, 至今, 我應該疊積了8年的工作經驗。可惜, 工作並不順利。這8年間, 我曾先後在8間機構工作, 包括大學, 政府, 細公司, 大企業, 上市公司, regional office, etc etc. 工作最長的有2年, 最短的只有1個月, 有自己遲職, 也有被"炒", 游手好閒的時間加起來也有1-2年。我知道一定有人在我背後說三道四, 說我不夠刻苦, 說我因為結了婚有人養(事實唔係), 說我因為"屋企唔等錢洗"。我曾經十分在意別人的說話, 自信心一直都很低, 我不忿, 因為自問十分努力, 但上天沒有眷顧我。我不貪錢, 但也不甘心自己的人工跟一個fresh grad差不多呀, 畢竟我的工作能力比他們高呀!

2002年至今, 除了不如意的工作, 我還在:
- 2004年11月, 我結婚了, 至今婚姻生活平淡, 但是舒服的
- 2005-2006中間, Part time讀了HKU SPACE的Diploma in Marketing
- 2007-2008中間, 又Part time讀了CU Continuing Studies的Advanced Professional Diploma in PR and Communications

2009年年底, 想不到, 我又走到一個萬分無奈的交叉口, 在一個我的身體已經無法支撐, 精神差不多分裂的情況下, 我遲職了。

十年, 就此過去了, 下一個十年, 又會是怎樣呢?

2010年2月3日星期三

Peter Drucker


認識Peter Drucker是幾年前當我在 HKU SPACE 讀 Diploma in Marketing 的時候。那時教Market Research這個module的那位阿Sir, 向我們介紹了兩位很出名的作家/學者, 一是Father of Marketing, Philip Kolter, 另一位是Father of Management, Peter Drucker.

仍記得阿SIR打趣的說:「完成這個COURSE之後, 你們不用記得我, 但請你們記得Kolter和Drucker,有機會的話, 看看他們的書, 一生受用。」幾年後, 我在美國買了兩本Drucker, 其中一本是以下這一本, 看後的感覺是----沒想到自己會看得如此津津有味!


The Essential Drucker
by Peter Drucker
Collins Business Essentials 2001

我不是讀Business School出身的。可能曾經有一點看不起其他專業的思想吧(罪過, 罪過), 我一直以為Business Related的書會很悶, 而且會有點空洞, 但看了這本Peter Drucker後, 我會極力推介給任何人, 因為除了講Management, 也講做人。在此節錄一些我覺得很受用的章節, 共勉之。

Under Marketing Objectives: (我是做MARKETING的, 這一節, 體會很深)
"Obviously, not everybody can be the leader. One has to decide in which segment of the market, with what product, what services, what values, one should be the leader. It does not do much good for a company's sales to go up if it loses market share, that is, if the market expands much faster than the company's sales do."
"Market standing, regardless of the sales curve,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here is also a maximum market standing above which it may be unwise to go -- even if there were no antitrust laws. Market domination tends to pull the leader to sleep..."
(P33)

我不是一個Management(一般人的看法), 因為我一直只是一個曾經在不同機構任職的小職員。在不同的機構, 遇過不同的Management, 再看這本書, 萬般滋味在心頭:

"Long before the time has come at which management by one person no longer works and becomes mismanagement, that one person also has to start learning how to work with colleagues, has to learn to trust people, yet also how to hold them accountable. The founder has to learn to become the leader of a team rather than a "star" with "helpers"." (pp155-156)

"The man who focuses on efforts and who stresses his downward authority is a subordinate no matter how exalted his title and rank. But 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 no matter how junior, 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rase, "top management". He holds himself accountabl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p208)

"The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leadership is thinking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s mission, defining it, and establishing it, clearly and visibly. The leader sets the goals, sets the priorities, and sets and maintains the standards. He makes compromises, of course; indeed, effective leaders are painfully aware that they are not in control of the universe." (p270)
".....the leader see leadership as responsibility rather than as rank and privilege." (p270)
"...an effective leader wants strong associates; he encourages them, pushes them, indeed glories in them. Because he holds himself ultimately responsible for the mistakes of his associates and subordinates, he also sees the triumphs of his associates and subordinates as his triumphs, rather than as threats." (p270)
"The final requirement of effective leadership is to earn trust." (p271)

This strikes me very hard indeed....我知道, 我要找一個可以令我沈迷的興趣, 或去做義工, 或去找一個SECOND CAREER...

"In a knowledge society we expect everyone to be a "success". But this is clearly an impossibility. For a great many people there is, at best, absence of failure. For where there is success, there has to be failure. And then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the individual -- but equally for the individual's family -- that there be an area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es, makes a difference, and is somebody. That means having a second area, whether a second career, a parallel career, a social venture, a serious outside interest, anything offering an opportunity for being a leader, for being respected, for being a success." (pp284-285)

Life . Living . Job

我想, 我要好好的記著LIFE, LIVING 以及JOB的分別。

LIFE: 是我的人生, 包括我的家人, 家庭, 婚姻, 朋友, 工作, 興趣, 旅遊, 等等......

LIVING: 生活, 有時是迫人的; 工作 --> 收入是 Make a Living

JOB: 有工作, 令我可以維持生活, 但不是我的LIFE

我希望, 我未來的工作不會再支配我的生活, 以至我的人生。

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Want to Remember 1 - ER

I am a follower of ER, watched it being played at TVB Pearl for many years and I have kept "following" it. Finally, ER came to an end and while I was watching the "previously on ER" after the final season's finale, the following scene kept coming back to my mind from time to time:

It was the the final words that Mark Green told his daughter before he died:
"Generousity: be generous with your time, with your love and with your life."

電影分享之一


很想在這裏分享幾套電影, 為免自己沒有恆心寫下去, 所以題為XXXX之一, 好讓日後繼續寫XXXX之二, 之三......

又是因為最近失業, 時間終於慢了下來, 終於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可以讓我重拾一些平日沒有時間做的事, 包括看電影 -- 但不是上戲院, 而是在家裏重看一些舊片 (哈哈, 我就是一個這樣悶蛋的人)...而我愛看的電影, 亦是比較特別的。






The Best of Youth
Directed by: Marco Tullio Giordana
An Italian movie

如果我沒有記錯, 這套電影應該是 2003 / 2004 / 2005 的作品 (不好意思, 真不太清楚)。在香港是有上畫的, 是在2005年, 在當年的影藝 (仍在灣仔的時候)

雖然這套電影不是HOLLYWOOD PRODUCTION, 又不是愛情片, 沒有香港人熟識的明星, 但其實是一套劇情豐富的電影, 最後落得只有在影藝上畫, 相信是因為片長達6小時....對, 是6小時!!

還記得當年上畫的時候, 是分兩場的, 每場3小時, 而影藝最後亦應該提供了一個連續6小時的VERSION。我是分兩天看每場3小時的VERSION, 看1st part是懷著"我有的是時間, 不防一看"的心態, 看完了就知道自己是非看PART 2不可的了。

電影的英釋名稱是THE BEST OF YOUTH, 中文釋名好像是"燦爛人生", 而我覺得, 每次看畢影片的感覺是: 人生無常亦無奈, 但最後大家都應該積極面對。

電影圍繞一個意大利中產家庭, 兩個主角是兩兄弟, 故事開始時是1960年代, 兩兄弟正準備考大學, 並打算考試後與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出國旅遊。6小時的電影跨越數十個年頭至2003年, 其間兩兄弟以及其親友分別經歷了人生的無常, 當中包括弟弟婚姻失敗, 哥哥自殺, 父親離世, 等等。

除了FOCUS這個家庭, 電影的最大特點是巧妙地把意大利由1960至2000年發生的重要社會, 歷史事件輕輕地, 不經不覺地穿插其中, 當中包括1960年代HIPPIE文化、反越戰、意大利南部的暴動, 以及反對以"電極"或不人道方式對待精神病病人, 工廠工人失業問題, 社會的貪污風氣, 黑手黨, 等等。我相信, 當年電影在意大利上畫時, 應該引起一時佳話, 以及普羅大眾對國家過去的一些回憶。

如果沒有記錯, 當年經濟日報介紹這部電影時提到, 導演本來是構思拍一輯電視連續劇, 拍的時候亦是以拍電視的方向拍的, 最後卻剪輯成一套6小時的電影..........真是只有歐洲人才會有這樣的膽色!!

相比起 HOLLYWOOD PRODUCTION, 我總覺得歐洲電影是比較INDEPTH, 有深度, 有內涵, 對人物刻畫得比較有味道(會用多一點時間, 多一點篇複去交待)。在The Best of Youth一片, 除了主角兩人, 導演亦有好比心機去Depict另外一些Supporting Roles, 例如主角的parents, 特別是形容一位媽媽對痛失兒子的哀痛; 又或者是透過兩位朋友的際遇而帶出的一些社會問題, 都寫得恰到好處。

最深刻的一幕是這樣的:
弟弟NICOLA是一名精神科醫生, 他是一位十分有耐性, 會以"非傳統"的方法照顧病人, 又有點CRAZY的一位醫生。有一天, 趁天氣好, 他與其他醫生及病人在醫院的草地上"開會"(其實是定時聚在一起傾計), 剛巧是挀信的時候, NICOLA收到一些信件, 他隨意地請一個病友給他高聲讀出一封寄給他的信。結果, 原來那封信是關於他媽媽的死訊。
這一幕, 是那麼的淡然, 但悲傷和痛苦。

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

命名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吧? 其實這是一本書的名字, 我惜了別人的書名來命名, 有責任交代一下: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by Anne Fadiman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7
(在AMAZON的WEBSITE, 一打書名就會見到)

真是一本好書, 是Winner of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話說回來, 其實, 無端端拾起慶誌寫BLOG, 都是因為我又無業了......之前一次在2005年。上次游手好閒了8-9個月, 曾經身癢癢寫了一篇書評, 技稿去了,最終當然石沉大海。既然現在有了BLOG這個平台可以讓我自我發揮, So I dig it out from the PC, and paste it here. For those who don't wanna read the book, there's the book review I wrote years ago:

書話:文化衝突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A Hmong Child, her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

Anne Fadiman著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7

全書圍繞一名患有嚴重癲癇症的苗族小孩——Lia、她的家人以及Lia在美國接受治療的過程為骨幹,闡述兩個文化之間的衝突,繼而展示不同文化對生命、醫療、社群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同看法。

這個苗族家庭因逃避戰火於1980年以難民身份抵達美國加州默塞德市(Merced),而Lia則於1982年於該市出生。Lia於出生後3個月出現第一次病發,她的父母認為這是因為Lia的姊姊把家中的一扇門大力關上,繼而把Lia的靈魂嚇跑了,而以苗族的語言,這個病徵是qaug dab peg,亦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自此,Lia便不停地進出當地醫院;同時亦開展了這個苗族家庭與美國醫療制度以至美國文化之間的矛盾,當中凸顯了兩者因語言、歷史背景、宗教、民族性等因素引致的溝通障礙以及文化衝突。

作者Anne Fadiman是一位記者 / 作家,並以本書於1997年獲得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根據Fadiman,她在1988-89年間進行主要資料搜集,而大部份寫作則於1993-96年間完成。

筆者欣賞本書的最大原因,是作者沒有對哪一個文化 / 種族作出任何批判(judgement)。作者以靈活的敍事方式,把豐富的資料記錄,包括訪問(Interviews)、家訪(Home Visits)、實地觀察(Observations)和病人病歷穿插全書,當中亦包含她個人作為一位研究員(Researcher)對不同事件的看法。作者並沒有滔滔不絕地引經據典,但讀者皆可從書本內的故事中感受到兩個文化之間的差異、矛盾和無奈。例如,書中的第二章題為“Fish Soup”,是我個人十分喜歡的章節,文章的起始講述一些苗族難民 / 移民於抵達美國後在當地接受教育。在法文課上,老師請一位學生向同學們以法文進行一項口語報告,而該學生的自選題目為Fish Soup。該法文老師告訴作者,那位學生的報告內容是這樣的:

“To prepare Fish Soup, he said, you must have a fish, and in order to have a fish, you have to go fishing. In order to go fishing, you need a hook, and in order to choose the right hook, you need to know whether the fish you are fishing for lives in fresh or salt water, how big it is, and what shape its month is……” (p. 12)

對於在城市長大、生活的我來說,以上節錄有點「攪笑」(城市人是不會想到捉一條魚其實並不容易),但卻十分真實(想一想,這就是苗族人在山區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小故事,作者無形中為大家展示出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兩者各自在自己的生態環境內生活,其實互不侵犯、各行其是,但當苗族人移居美國,兩個文化被迫作出交流,當中所產生的衝擊則較很多人想像中來得複雜。

當Lia一家到達美國時,他們對很多東西都沒有認識,當中包括電力、所有家居電器、抽水馬桶等日常生活的東西。親友告訴他們馬桶內的水不能飲用、帶他們到超級市場購買食物,並告訴他們食物都以紙盒、罐頭或膠袋包裝……很多苗族人不懂得分別不同肉類或市場上的包裝食品,因為他們都看不懂包裝上的英文。對於他們來說,在家鄉寮國,他們飼養的禽畜才是肉類的來源。事實上,雖然美國以一個民族大熔爐(Melting Pot)自居,認為不同民族人士皆在美國這片樂土開心快樂地生活,但其實很多小眾群體(Minorities)都未能融入這個所謂「文化熔爐」。以Lia的父母為例,在美國生活卻並不代表他們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文化,更何況他們連很多一般「城市生活習慣」也不懂,例如,他們不會看時鐘,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日出」、「第一次雞啼」、「第二次雞啼」等自然規律。或多或少因為這個原因,Lia的父母根本沒有辦法依照醫生的吩咐準時給Lia吃藥,更何況醫生處方予Lia的藥物數量多而且複雜,相信即使是美國人亦未必能夠容易掌握。

正如作者指出,大部份中年苗族人在他們移居美國之前皆沒有接觸城市生活,而他們多年以來亦從來沒有打算離開以前的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說,移民美國是被動的(involuntary),要他們融入城市生活其實十分困難,對他們亦十分不公平。而苗族很多傳統風俗亦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承傳下來,例如由於美國政府把難民安置於全國不同地區,同族聚居的習慣因而被破壞;然而,這不單只破壞了他們的風俗習慣,同時亦破壞了族群內的凝聚力,而這些凝聚力往往就是群體之間解決分歧、鄰居之間互相幫助的基石。此外,由於不少中年人都要依賴子女(他們大部份都接受美國教育、懂英文)協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例如往超市買東西,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亦產生變化,昔日的倫理關係亦難免受到衝擊。筆者認為,對於大部份中年苗族人來說,要他們在美國生活是十分可悲的。他們被迫放棄一直賴以為生的生存技巧(耕種、打獵),埋沒在美國的主流文化之中。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及,如果美國政府能分配一些土地給他們進行耕種,讓他們可以自給自足地生活,那麼必定可以減低各地方政府的負擔,以及減少不少社會問題。

說回本書的主角Lia。Lia患有癲癇症,每次病發皆出現嚴重身體抽搐,而抽搐情況更是愈來愈嚴重。因此,她成為了醫院的常客,差不多所有急症室的當值醫生都曾經照顧過她,但他們對Lia皆感到束手無策。大部份醫生都希望Lia不會在他們當值的時候出現,因為他們暗地裡都知道,Lia會因為一次十分嚴重的抽搐而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在沒有翻譯服務的情況下(即使有,亦只是一些略懂英語的親友),Lia的父母並不了解Lia的病情和治療方法,而醫生亦無法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Lia的父母不明白為什麼她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甚至認為醫生給她過多藥物;而醫生們則責備他們沒有按照指示給Lia吃藥。這些一切,歸根究底是因為苗族人對西方醫學以及美國的醫療、社會制度缺乏認識,同時,一眾美國醫生又不了解苗族文化,因而令雙方皆感到無所適從。

在苗族人心目中,每個人皆有靈魂(Soul),而且與生命(Life)同樣重要。過多藥物、抽血、抽骨髓、做手術等治療都會影響每個人的靈魂;而如果一個人失去靈魂,便不能輪迴轉世,這對苗族人來說則等同咀咒。另一方面,西方醫學是從病理的角度對病人進行治療。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及,一眾美國醫生都是從醫學院訓練出來的精英,受過刻苦的專業訓練,並窮一生精力發展個人的醫療事業,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會受到考驗——病人拒絕接受他們的治療。筆者認為,Lia的治療過程其實反映了苗族人與西方醫學(Western Medicine)兩者對生命的不同價值觀。筆者覺得,西方醫學在某程度上是將「治療」等同「救人」,皆因生命誠可貴,生命(Life) 比一切都重要。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更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續,這是無可厚非的,而筆者亦並不反對。只是,一眾醫生在延續生命的同時,又是否應該了解病人對生命的看法/價值觀(當中涉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差異),從而減少病人及其家人在治療過程中所受的傷痛呢?在沒有影響「正常」醫療程序的情況下,在醫院進行一些「傳統、迷信」的宗教儀式,又有何不可?

筆者覺得,Lia的治療過程其實又是一個可悲的故事。如果Lia不是在美國出生、接受治療,也許她活不到一歲。她的父母、家人相信亦會因為她短暫的生命而感到難過,但是,他們也許會接受這是「生、老、病、死」的其中一個過程,畢竟,在缺乏醫療設備的山區,人的生命是相對脆弱的,說到底也不過是自然規律。在美國,Lia的生命雖然得以延長,但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同時亦為她以及她的家人帶來無比的痛苦,而最終,Lia都沒有康復過來。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無論身處何地,其實最終都要面對死亡。既然如此,我們是否應該尊重病人的文化信仰,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治療的過程?


後話
這本書是筆者還在中文大學研究院時買的。最近因失業閒在家中,翻閱了很多在很久以前買了下來,但沒有時間閱讀的書籍,這是其中之一。亦是因為最近失業,有時間約朋友出來晚飯吹水,與幾名小學舊同學談笑之間,其中一位談及打算把一些看過的書本送給慈善團體,其中一本正正就是這本書。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大學時修讀文化人類學,但他們大部份都不知道人類學是什麼。當我聽到其中一位朋友竟然會看一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而對此之評語竟然不是「悶」,而是「幾好睇」,我感到欣喜萬分。

我覺得這本書不單應該介紹給醫學院的學生、在職醫生和醫護人員,亦應該介紹給所有從政人士、官員、AO……因為這本書不但涉及醫療制度、醫生與病人的關係,亦探討社會政策等社會問題。只要大家明白,文化衝突是基於不了解和不尊重而產生,社會上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溝通、了解、包容和尊重來解決。筆者曾經修讀文化人類學五年,亦曾經埋頭苦幹地研究文化、消費、全球化等課題,但我最後發現,其實文化人類學並不是一些高深的學問,它讓我懂得客觀地分析問題、明白怎樣去尊重不同文化和社群、欣賞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以及了解「人人皆平等」背後的意義。

開業大吉

看別人的BLOG看了幾年, 再看著別人的BLOG一個一個的出書了。我呢? HAHA, 原來老公在2007年幫我OPEN了一個BLOG的A/C, 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 OH, 轉眼又三年了.